海峡两岸龙舟赛历史概况

  嘉庚遗愿,一枝独秀 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高度关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陈嘉庚先生的三大遗愿之一。在众多的龙舟赛中,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参与承办的集美龙舟赛担负着对台交流的重要历史任务,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俗称“集美龙舟赛”)以其“对台”特色,一枝独秀,成为全国众多龙舟赛中最具特色的赛事。

  六次更名,一脉相承 集美龙舟赛经历了六次更名:

  上世纪50年代初,陈嘉庚先生组织的几届叫“划龙船”比赛;

  1955年至1980年,共举办了数十次龙舟赛(1966年至1979年停赛),统称集美龙舟赛;

  1985年,冠名为“嘉庚杯”龙舟赛;

  1987年,举办了首届“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

  1995年,冠名为“嘉庚杯”“敬贤杯”龙舟赛;

  2006年,被冠名为“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

  集美龙舟赛六次更名,但集美龙舟池作为比赛场地始终不变,集美学校委员会作为主要的主办或承办单位始终不变,“集美龙舟赛”作为俗称始终不变。可谓六次更名,一脉相承。

  一赛两杯,独具内涵 1985年,海内外的集美校友为缅怀校主陈嘉庚先生,特设流动的“嘉庚杯”。1995年,为缅怀陈嘉庚先生的胞弟、集美学校二校主陈敬贤先生,增设“敬贤杯”并作为女子组总决赛的奖杯,同时,原来的“嘉庚杯”调整为男子组总决赛的奖杯。(分组赛的奖杯不分男女,合用“嘉庚杯”“敬贤杯”)集美龙舟赛开始冠名为“嘉庚杯”“敬贤杯”龙舟赛。

  集美龙舟赛一赛两杯,男女分设,在全国龙舟赛中是独一无二的。较之一般的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龙舟赛,还有更独特的文化内涵——弘扬嘉庚精神。这也是集美龙舟赛的一大特点。

  三池相连,七星拱月 广义的集美龙舟池由三个相连的水池组成。1953年,陈嘉庚先生组织工匠建设了一个龙舟池(中池),1955年,又开辟一个更大的龙舟池(外池)。此后外池一直成为集美龙舟赛的固定比赛场所并成为集美龙舟池的俗称。

  现龙舟池东西长800米,南北最宽150米,可设航道八条;环道长1800米,四周设有台阶,可容观众数万;建有七座亭台,形成“七星拱月”的美丽景观;北部的中亭即南辉亭既可供作主席台,亦是登高赏景的好去处。

  如今,龙舟池周边成为休闲的好去处,龙舟池也成为集美国家级风貌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