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万水(右一)和儿子沉迷在手工木雕的乐趣中。记者 陈雅玲 摄纪万水(右一)和儿子沉迷在手工木雕的乐趣中。记者 陈雅玲 摄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陈雅玲)在时光的变迁中,守着手工木雕老手艺的人随着岁月渐行渐远。

  在同安区洪塘镇龙东村,有一位老技艺人,迷恋于雕刻刀尖上的时光,始终保持着那份匠心,坚持传承手工木雕40余年———他就是78岁的纪万水。飞驰的骏马、威武的老虎以及佛像、脸谱、摆件等,纪万水的雕刻技艺炉火纯青,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木雕师。受其影响,儿子纪清海子承父业,也掌握了一手手工木雕的好技艺。

  近日,记者来到龙东村,了解纪万水坚持传承传统手工木雕技术的故事。

  技艺炉火纯青

  纪万水的工作室位于一栋老旧的两层楼里。走进工作室,木屑的味道迎面扑来。工作室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半成品、样本。

  “手工木雕是费时的活,在传统机器的冲击下,坚持手工木雕技艺的人更少了。”纪万水说,做手工木雕,首选要选用好材质的木料———香樟木。樟木自带香味儿,木质较硬,适合雕刻。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好木材,纪万水在脑海里勾勒出图案,紧接着就用画笔在木头上绘出图案,接着一刀刀雕刻。

  在纪万水的工具袋上,斜刀、圆刀、三角刀等20多把刻刀一字排开,“每一把刻刀都不可替代。”纪万水说,雕刻时,要掌握分寸,注意变换角度,以免因为粗心而凿错位置。这也要求雕刻者眼力好,工作时全神贯注,不能分心。

  粗坯雕刻完成后,紧接着就是打磨、喷漆。对于纪万水来说,每道工序都有讲究,比如在给半成品上色时,他坚持自然晾干法,重复上色四五遍,直到雕塑的色泽达到满意的标准后,才继续涂上透明漆、贴上金箔。

  靠着情怀坚守

  不久前,一名客户预定了一件老虎木雕。这件手工木雕从设计到完成,大概用时5天。

  “和机器相比,手工产出效率低了数十倍,但在凹凸面等细节打磨方面,机器无法和手工比拟。”纪万水将历史典故、人文故事融入雕刻中,各类产品层出不穷,炉火纯青的技艺让纪万水成为同安区出了名的手工木雕师。

  精湛的技艺背后,靠的是深厚的美术功底。纪万水也是同安出了名的农民画画家,美术功底为他的木雕之路奠下坚实基础。

  不过,复杂的程序,加上近年来订单减少,经济收入也随之降低,“我是靠着一份情怀坚守下去的”。

  儿子接过接力棒

  同安的木雕工艺在唐宋时期就已十分盛行,千年古寺梵天寺、梅山寺等古建筑上都可见其身影。

  明清时期,同安木雕工艺达到鼎盛。木雕刀法犀利、线条流畅,在我国雕刻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安目前还从事手工木雕技艺的人已十分罕见。”纪万水说,儿子纪清海从小耳濡目染,主动接过他的接力棒,十几岁就跟着他学习农民画和手工木雕制作技艺,并在省市举办的比赛中获奖,这让年近八旬的他甚为欣慰。

  纪万水说,在有生之年,他还将与儿子纪清海一同守住这门老手艺,也希望将这门手艺的精髓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