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重现石湖港戏水

  泉州湾石湖港海域,村民拍下手机视频;专家确认为中华白海豚,或为雄性

  东南网3月11日讯(石狮日报记者林恩炳兰良增)“白海豚又回石湖了,几十年没见了。”3月8日,蚶江石渔村民郭先生在石湖港区卸货时,幸运地拍下了中华白海豚戏水石湖内海的场景。消息甫出,令人惊喜。昨日,该段视频经厦门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辛建军鉴别,确认为中华白海豚,或为雄性偏老年个体。

  这段视频仅有数秒,但从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头白海豚正在海面上畅游,跃出海面,瞬间又潜入海中,并发出欢快的婴儿般的叫声,不远处即为石湖港塔吊。视频拍摄者石渔村民郭先生,拍摄时间为3月8日下午5时许。据其介绍,当时他正在货船上装卸货物,距离轮船10多米处一只中华白海豚在海里戏水,整个过程约30分钟。

  “早年出海捕鱼,在外海常看到白海豚,一群一群地跟着船跑;但在石湖近海出现,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年60岁的郭先生感到十分幸运,“除了3月8日下午,3月9日上午有工人在石湖港也看到了这只白海豚”。

  早年,中华白海豚每年3至5月交配季节洄游至泉州湾,闽港台渔民称之为“妈祖鱼”,作为海神敬奉,相传能见到中华白海豚是有“福气”的。近年来,泉州的深海海域曾出现过白海豚,但在浅海湾出现则相对罕见。去年3月初,白海豚曾出现在泉州石井内海,有报道称“白海豚在该海域或已消失30年”。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事向石狮海洋与渔业部门求证,工作人员表示已看到这条视频,初步判断其确为中华白海豚,出现在石湖内海现今确属罕见。昨日中午,记者将此段视频传给厦门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辛建军鉴别。辛主任表示,“可喜可贺,确是中华白海豚,属偏老年个体,或为雄性,成体一般为2.3米至2.5米”。

  辛主任进一步介绍说,白海豚本来就是生活在近岸的,特别喜欢有淡水江河出海口的海域、盐度低一点的内湾。但这些年出现在泉州湾确实比较少见。“中华白海豚的出现,与该海域饵料及环境变化有关;一两次个体的出现,并无法进行评价,若是群体性地多次出现,则说明该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非常好。”辛主任说。

  近年来,泉州、石狮不断加大近岸海域、小流域综合整治及海漂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泉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持续得到好转。此番,中华白海豚光临石湖港,看来,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白海豚小百科:中华白海豚又名印度太平洋驼背豚,属哺乳动物鲸豚品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河口、内湾、珠江口和厦门九龙江口,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一般为30至40年,其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有“海中国宝”之称,是我国仅有的两种列为珍稀濒危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之一(另一种是俗称“美人鱼”的儒艮)。白海豚对海洋水质环境十分敏感,被环保学家视为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