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26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响了!”随着一声吆喝,张秀宣一脚踩住爆米花机,一手猛地提起机上的把手,“轰”地一声,一股蒸汽冲向长长的口袋,白花花的爆米花瞬间堆积装满口袋。

响声引来行人的注目,一些人拿出手机拍摄起来。一中年人拍完照片,感慨地说,“很久没见到这样的场景了,这是我儿时的情景再现,太有味了。我马上发微信让大家看看。”

据了解,爆米花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膨化食品,所用的原料有大米、小米、小麦、玉米、花生及豆类等多种,一些淀粉做成的干品也可以。早在宋朝时,古人就已将谷物放入锅里,通过物理的高温高压作用原理来改变 食物的状态口感,甚至在春节来临之际,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后来发明了爆米花机,使做爆米花更为简单,也就更迅速 地传播开来。此类膨化食品易于消化,口感好,不但成人爱吃,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近现代以来,在漳州做爆米花的基本上以安徽籍农民为主。今年50岁的张秀宣与38岁弟弟张秀委及同村的冯军,算是漳州最后的街头爆米花人。

张秀宣兄弟出身在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郭圩村,该村是历史上出名的贫困村,为了生活,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或做点小生意。在老漳州人的心目中,安徽是贫穷的代名词,“把你卖给安徽仔”,是当时吓唬孩子的一句口头禅。

据张秀宣介绍,做爆米花是个全国到处跑的行业,最远的到达新疆、黑龙江,漳州是他最常驻的地方,算是漳州爆米花历史的见证者。张秀宣12岁辍学跟着父亲来到漳州,走遍了福建各地等多个省市。

张秀宣的父亲张运山今年78岁,直到四年前还在 漳州爆米花。张运山生有三男二女,三个儿子两个女婿都曾跟着他走天涯,可谓爆米花世家。早期张运山父子挑着爆米花机、风箱及行李,四处漂泊风餐露宿,走一 处做一处,晚上找个稍避风雨的地方,铺盖摊开地当床。张秀宣说,做这行的其实与乞丐差不了多少,乞丐只要脸皮厚,不用干活收入却不少。而他们辛辛苦苦自食 其力,没赚几个钱,还得看别人眼色,弄不好就被驱赶。

因一个地方做一段时间后,吃的人会逐渐减少,就 得换个地方,居无定所。张秀委说,自从去年10月来漳州,还没回过家,靠的就是微信,能与妻子儿女见面说话,心里就踏实多了。几年前,兄弟俩买了旧自行 车,把整个家当载着走,算是解放了肩膀。两年前,他们痛下决心租了房子住,结束了睡马路的日子,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有了个窝,就可添置点较值钱的东西 了,一年前又买了电动车,载物更省力更快捷了。

因爆米花都是在马路边做,春天雨季时三天打鱼两 天晒网,而夏天吃的人少,所以春夏两季就停做。张秀宣与儿子在老家分有四亩地,加上租来的共有十几亩。每年秋季种完小麦后才能出门,一直到春节过后才回家 收割小麦,剩下的时间就去当建筑工,年复一年。张秀委几年前在南京买了房子,一家人搬到城市,回家后就收废品,彻底脱离了土里刨食的日子。

对于将来的打算,处于社会底层的兄弟俩很是看得 开,能做一天是一天。毕竟,爆米花还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发不了大财却也饿不了肚子,而且自由自在。张秀宣说,趁着年龄还不算大可以再做一段时间。虽然辛苦 但习惯了,只要天气好就有钱赚,总算能养家糊口。遇到下雨天,就能休息几天。

安徽省利辛县郭圩村以前有十多人在爆米花,但如今只剩下四人仍在坚守着这传统的老行当,张秀宣家族也仅剩下兄弟俩在做。据其介绍,现在福建全省四人在街头爆米花,而漳州就占了三人。

爆米花是微不足道的行业,却也是一座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一些旅游城市为了让这些浪迹天涯的爆米花人留下来,特意为他们免费提供场所,让游客在游览中领略传统的文化。毕竟,还在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已所剩无几,许多城市已见不到街头爆米花了,他们是最后一代街头爆米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