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青蓝杯”足球赛,师生家长一起“玩”。(本版图片由一中提供)
  运动会
  课外活动
  走访老地下党员郭秀治
  到企业当“学徒”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记者 郭文娟 通讯员 谢凯灵)8月初,厦门一中高一新生家长就收到了一份见面礼——来自校方的一封信。这封干货满满的信件,详细罗列出家长从观念到行动上应该做些什么,甚至还列出了推荐阅读书目,堪称是高中家长的“入门秘籍”。

  学校不定期给家长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灵鸡汤”、“家教宝典”,这在厦门一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这所学校不只单向输出,也以开放融合 的心态,迎接家长的到来。近年来,它逐渐改变过去“学校主导、家长被动”的家校合作状态,跟家长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协同合作间,真正形成了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家校体系

  频出奇招助力家庭教育,获评“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通俗地说,就是整合家长的力量,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和学校形成有效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载体。这是学校里很常见的一个组织。不过,能够获得五年才评一次的“全国示范家长学校”,这样的学校在厦门教育界屈指可数。

  五年前,厦门一中就获得了这个荣誉。之所以如此被肯定,是因为它在构成家庭教育的各个因素之间,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在对象上,有老师对家 长,家长对家长,专家对家长甚至还有学生对家长。而且,在中学生成长最棘手的每个时期,学校都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家教方法,提供给家长借鉴。学校通过家长 学校,定期开展家长的培训工作,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还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开讲座,为家长们传经送宝。这些教家长怎么当父母的“秘籍”,像及 时雨一样,润泽家长们的心。

  在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上,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来自家长的声音。今年3月,厦门一中专门就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家委会专场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家长们献计献策。

  目前,厦门一中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家长学校体系,有家委会队伍、家长志愿者队伍、多种家校沟通平台,实现家校合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社会实践

  连续几年推出“家长好作业”,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

  随着观念的改变、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足于站在校园外“静待花开”,参与学校事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厦门一中的老师们认为,这其实是好事,家长走进校园,可以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与学校达成共识;同时,也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校教育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从2014年暑假开始,厦门一中连续几年推出“家长好作业”。这是一项针对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有力举措,每年夏天由家长提供数以千计的实践岗位 供学生选择。这些岗位项目五花八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追捧,比如到电视台当栏目小编导,了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验闽南茶道,学习自救互救常识和技 能等。学生说,这种真实的体验比随便“盖个章”好玩多了。家长也乐于让孩子到社会接受锻炼。有的家长说,他安排孩子到自己的工厂干活,就是希望孩子明白父 母的辛苦,好好念书。

  亲密互动

  举办“青蓝杯”亲子足球赛师生家长愉快地玩到一起

  得益于长期以来的良好互动,厦门一中的老师和家长普遍建立了非常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在关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坦诚交流,也像“小伙伴”一样玩到了一起。譬如,已经举办两届的“青蓝杯”亲子足球赛,就是由家长和老师组成的家长教工联队,对阵学生队。

  比赛取名“青蓝”,寄予了家长和老师共同的期望——希望孩子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赛不单以竞技为目的,更主要的是以足球为载体,锻炼身体素质,促进老师、家长与学生间的交流、融合。对他们而言,踢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师生、父子之间一种零距离的交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一中还别出心裁地让学生“互换”家长。简单地说,就是让有困惑的学生,听听同学的爸爸妈妈怎么说,消除“少年维特之烦恼”。 老师们在全校做了关于“中学生烦恼”的问卷调查,再针对不同年段学生集中存在的问题,邀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导师开展专题咨询。咨询活动中,学生得到了 指导和帮助,家长导师也通过其他孩子倾诉的烦恼,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特写]

  从“爱在18”到

  “石榴花开ing”

  在推动家校联系、师生沟通、亲子融合方面,厦门一中有很多手握“独门武器”的老师。比如,率先在全校推出班级微信公众号“爱在18”的班主任万李。

  去年9月,万李接手高一(18)班就开始运营这个公众号,每周保持1-2次的更新频率。这个公众号,有班级里发生的各种大事、趣事,有学生们写的文章、拍的照片,有各个重要阶段的经验帖、心灵鸡汤,也有家长的期末寄语,老师的学习建议……

  万李说,通过公众号,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配合老师做一些工作;学生在上面发表一些作品之后,也更有热情去写一些东西;老师因为 更新内容需要从日常生活里挖掘素材,更需要做一个有心人,去捕捉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最难得的是,这个公众号把全班59个孩子和家长、老师凝聚成了一个团 结互助、乐观向上的整体。

  高一学年结束后,年段面临重新编班,“爱在18”只好停止更新。新学期,万李要接手的是高二(16)班,新班级的微信公众号“石榴(谐音16) 花开ing”8月1日已经上线了。令人意外的是,有些原来18班的学生虽然没分到这个班级,不过,他们的爸爸妈妈仍然追随着万老师的步伐,成了这个新号的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