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照护高龄及行动不便居民

  定点服务方便社区居民

  家庭医生,也许有的市民听起来遥不可及,其实并不然,今后,厦门市民也将拥有这样的“家庭健康管家”。昨日上午,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举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媒体沟通会。

  自2014年以来,以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为突破口,进行“三师共管”式签约服务,并带动其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共计192万诊疗人次“下沉”到基层,增强了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两年多来,两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共签约管理28万余人,截至2016年7月底,两病强化管理病患47080人,其中糖尿病管理患者达 15321人,高血压管理患者达23097人。此次《厦门市家庭医师基层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又明确将签约服务向本市65岁以上老年居民、其他慢性病患者及高危家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社区重点人群拓展,并逐步扩大到其他人群。 以户籍人口为主,2016年完成签约服务户籍人群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方式|“三师共管”团队签约

  厦门家庭医生签约将实行可“三师共管”的团队服务模式,主要由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师(或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医技人员)组成,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以健康管理师为辅助,根据疾病需要选择专科医生,共同对慢病患者及高危家人、老年人、孕妇等提供团队服务。

  “三师共管”家庭签约是典型的团队式服务组合,这个团队是医务人员“人的组合”,有别于医联体式的机构间的组合,打破了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界限,上下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更好地整合了服务资源,履行签约协议的可操作性也更强。同时,“三师”个人背后的机构资源,则为家庭签约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实施保障。

  “三师共管”在针对慢病患者时原则上“三师”固定,在家庭签约服务中,家庭成员疾病类别不同,健康需求各异,三师团队中专科医师的选配则呈现更为灵活的组合,签约对象的自主选择权大,通过服务满意度的定期评价、辅以团队绩效考核,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守门人”制度。

  费用|每年20元可享“家庭医生”服务

  “服务如此灵活,签约家庭医生收费很高吧?”不少居民会有此疑惑。记者了解到,签约服务费按120元/人/年标准确定,其中签约居民个人承担 20元/人/年,由个人现金或医保健康账户支付;医保基金承担70元/人/年,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500元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担30元/人/年,由财政预算安排。

  签约居民每年只需个人承担20元,可以享受到怎样的服务呢?据介绍,签约家庭医生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开具4-8周用药;可优先预约大医院专家门诊(比常规预约提早三天),紧急情况可享受快捷的绿色通道转诊。

  此外,有独立就诊区,预约VIP服务,由大医院专家、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师组成团队共同提供家庭式健康管理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基层门诊免除500元起付线,由家庭医生推荐转诊住院的免除二次及以上起付线,实施差别化医保政策,在基层就诊医保自付比例更低。

  管理|绩效评优激励“家庭医生”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洪丰颖介绍,签约服务费主要用于激励签约服务团队,其中20元由机构统筹用于家庭医生签约相关工作,80元由团队长(家庭医生)考核后团队自主分配,20元综合考核后按考核分数激励签约团队。通过绩效分配激励,聘用、评优、晋升、进修优先来让家庭医生乐意服务。

  同时,医改、卫生计生、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考核机制,定期对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评价考核。以签约对象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等为核心的签约服务考核评价指标,鼓励家庭医生代表、签约居民代表以及社会代表参与考评。

  主要考核两个方面,一是区政府对家庭医生签约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情况(占40分),二是成效指标(占60分)。具体来说,两网患者续签率达 80%以上,两网患者所在家庭成员签约(高危人群签约)率达50%以上,全市211万户籍人口签约率达15%以上,重点人群(2016年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疾病患者为主)签约率达到30%以上,鼓励开展其他人群签约服务(暂不纳入2016年考核指标),签约居民满意率达到85%。(记者 蔡樱柳 通讯员 苏成豪 陈惠婷 陈境琨 王德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