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城者,盛民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厦门市民爱管事、会管事。他们眼界开阔,提建议的参照系往往是看齐一流名城,“你看看人家新加坡、香港……”

  “这是一座人人城市,富有参与共治精神的厦门人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说。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与城是冷漠相向,还是良性互动?人与人如何友爱互助,城市如何引领市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这是一座城市必须面对和破解的课题。

  2016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登陆厦门,全市大面积停电停水,交通瘫痪、通信受阻。灾难面前,市民们互帮互助并纷纷走上街头,恢复家园:3天,厦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恢复通行;5天,145万停水户正常供水;6天,62万停电户全部恢复供电;10天,65万株倒伏树木完成清理、植活……

  “‘莫兰蒂’台风是对厦门市民素质和城市精神的一次检验。全体市民用行动证明,厦门最美的风景是人。”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说。

  灾难面前,厦门全城紧急“总动员”;日常生活中,厦门的文明“惯性”常令外来者赞叹:“垃圾不落地、清新又文艺”成为共识,“垃圾分类”教材已经进校园;全市注册志愿者达40多万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在垃圾分类示范点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禾山社区,住户康清木将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物回收箱”里(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文明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

  城市在巨变。适应“单位人”变“社会人”的新形势,管理在“升级”。一项“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在厦门展开,深入到村居街巷。政府主动搭建平台,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享,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城市治理的和谐局面。

  既是一市之民,更是一城之主;既接受管理,又参与管理。在厦门生活了14年的台胞马克观察到:社区里不少居民经常给公共区域的花草浇水;看到路口有人摆摊骗人,市民会通过市长热线、街道社区等种种途径“检举”……“厦门人的素质不断提高。”马克说。

  法治也成为推进文明的重要手段。日前,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对《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草案)》进行了二审。该草案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突出“反哺”理念,加大对美德善行的褒奖力度,也多措并举治理陈规陋习,以实现不敢为、不想为的施策效果。

一名参赛选手在2017厦门马拉松比赛上(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一名参赛选手在2017厦门马拉松比赛上(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市民热爱城市,城市增进分享。

  历经30多年高速发展,厦门的城市人口已膨胀到近400万,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厦门本岛尤其拥挤,一度房价上涨过快,交通逐渐拥堵。

  以人定城、重点突破;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顺应百姓新期待,厦门正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探索——

  住,今年开工建设各种保障房4万多套,这将超出过去10年总和,未来4年计划建成保障房地铁社区10万套以上;

  行,开工建设6条地铁,长度达到275公里,结束厦门没有地铁的历史,极大提高交通效率;

  教,均衡学校资源,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医,引入高端医疗,推进分级诊疗,加强社区医疗;

  ……

  “人民城市为人民。”裴金佳说,“我们正以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示范市为目标,切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打造‘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生动样本。”(记者:刘亢、郭奔胜、张旭东、项开来、林晖、许雪毅、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