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金砖有我:100个微笑拥抱世界  100个“厦门人”的城市故事  

人物:尤国栋

身份: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话语: “答嘴鼓用的是闽南的语言,闽南语要掌握得好,才能讲好答嘴鼓。传承下去利于弘扬闽南传统文化。”

  “一面煎还一面炒,惹得整间乱糟糟。

  煮什么好菜,我念你听听看。

  头下油酥卷,二下太平燕,

  三下炒猪肝,四下乌尔鳗,

  五下咖喱鸡,六下猪脚蹄,

  七下排骨酥,八下焖猪肚,

  九下炒醋肉,十下冬菜鸭,

  十一鸡卷,十二炖蛋,

  全家一夜拉到天亮!”

  这是答嘴鼓经典作品《庆新春》中描述闽南人除夕围炉的菜品,油酥卷、太平燕,炒猪肝、乌耳鳗,咖喱鸡、猪脚蹄,排骨酥、焖猪肚,炒醋肉、冬菜鸭,鸡卷、炖蛋...

答嘴鼓是闽南的水土孕育出来的曲艺形式,用闽南方言表演,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和说相声一样,表演答嘴鼓也是两人搭档,一个逗,一个捧,但说的每句话都须押韵。

尤国栋是个地道的厦门人,从小就在富有闽南文化氛围的厦门巷头里弄成长。他喜欢听长辈们用闽南语讲故事、说段子,也爱看方言曲艺、歌仔戏、高甲戏等,从中积累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方言俚语。

七十年代初,尤国栋在厦门市交通运输公司工作,和工友杨敏谋(“答嘴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经常参加文艺宣传活动,表演“答嘴鼓”。“乘公交汽车、过马路、开车安全...我们用答嘴鼓的形式为交通安全做宣传,受到欢迎”尤老师边说边表演起来,话语抑扬顿挫,伴着手势绘声绘色地演绎出了答嘴鼓的逗乐效果。

有一次表演时被答嘴鼓大师林鹏翔发现。从此,在林老师的教导下,他便痴迷上了这门艺术,一说就是三十几个年头。

2006年,“答嘴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厦门市通过召开专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举办文艺表演及传习活动,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民间曲艺。

 “答嘴鼓用的是闽南的语言,闽南语要掌握得好,才能讲好答嘴鼓。传承下去利于普及和宣传闽南语,弘扬闽南传统文化。”尤老师希望更多人知道、接受、甚至爱上答嘴鼓。

  (文/郭龙   编辑/吴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