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沧的“纸的时代”书店。
▲厦禾路上的晨光旧书店。

  本组文/本报记者 郭睿

  制图/张平原

  对厦门的爱书人而言,《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的出台,或可算是2015年开年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之一。

  我们也许已记不清,厦门民营实体书店的“寒冬”是从何时开始蔓延到大众的视野中,也许是三年多前光合作用的倒下,也许是后来定安晓风、鼓浪屿晓风的相继歇业,也许还要早许多。一组数字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感受到这场“寒冬”:全市的实体书店数从2007年的287家降至2013年的224家,而从2007年坚持经营至2013年的,仅有近150家。不仅是厦门,据全国工商联调查,十年来我国有五成民营实体书店陆续关闭。

  救救书店——近几年来,厦门每家书店的倒下,都伴随着这样的呼声。人们日益认识到,小小的书店,承载着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与基因。而这一次,政府不仅出手了,而且颇具力度——由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联合制定的这一扶持办法,将主要针对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的两大“命门” ——资金和场地,为它们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据悉,每年将有200万元至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和奖励我市的民营实体书店。更好的消息是,在下个月申报公告发布后,符合条件的书店就可着手申请2014年度扶持资金了。

  扶持办法

  适用对象

  在本市注册登记,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固定经营场所,从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发行零售业务的民营或民营控股企业。

  解读

  亮点

  1

  请名家办签售开讲座,最高可补助10万元

  项目补助。根据申请单位全年举办、承办各项活动的总体情况和社会效果,具体补助金额一般为实际财务发生额的80%,年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第七条第一款

  这意味着,今后我市民营实体书店举办公益性文化讲座、名家签售、读书沙龙、论坛、书展等,可以更“任性”了。

  厦门的资深书虫也许还记得,在十来年前,民营书店势头尚好的时候,名家签售会并不只是外图这类国营大书店的专利。中山路旁的晓风书屋定安店,就曾邀请崔永元、刘墉、足球记者李响等到店里举办签售。但生存困境的降临,很快让民营书店的经营者们没有财力,也没有心力再去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很多书店经营者本身就是文化人,手头并不缺文化资源。吴超慧,两年前和琥珀书店创始人阿默结缘,共同经营书店。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中华儿女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关系,她有机会邀请一些艺术家到琥珀书店和读者交流。但请名人过来,最起码的交通和食宿费用,对薄利的书店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他们也只能有节制地偶尔办一办,很难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这项补助若落实下来,带给民营书店的好处显而易见。今后我们可以放手去办更多有品质的文化活动。”吴超慧说,活动多了,人气也会更旺,读者得到福利的同时,也能给书店的长远发展带来动力。

  除了“请进来”,另一种“走出去”的文化服务,同样被纳入项目补助的范畴。陈雅琴,书香阳光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这些年她一直坚持做书香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的活动。对于拿书做公益的陈雅琴而言,扶持政策带来的资金补贴会给她的公益道路带去更多可能,同样也给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带去可能。

  亮点

  2

  贷款有贴息,店租等日常成本可补贴25%

  贷款贴息。主要适用于对有偿还能力的书店进行场所改造建设、专业设备更新等业务领域拓展时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补贴。根据申请单位实际贷款的利息总额,给予30%-50%的贴息金额。贴息期限原则上为1年,最多不超过2年,每家实体书店的贴息补助总额不超过50万元。

  成本补贴。主要适用于书店房租、装修等日常运营费用。根据申请单位实际支付的房租、装修等费用,给予25%补贴,采取一年申报一次的方式,每家书店每年的补贴总额不超过30万元;若书店场地本身已经享受公房租金优惠或其他政策性优惠措施,原则上不再申请此项资金。

  ——《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第七条第二、三款

  两三年前,厦门民营书店经历了一场“关店潮”,一批地处“黄金地段”的书店,要么消失,要么迁往偏僻路段。这背后共同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店租。鼓浪屿晓风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12年,他们位于龙头路的店面租约到期,新的店租比2004年开店时涨了10倍,书店被迫离开。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商业地段,若无特殊优惠政策,民营书店几已难觅容身之所。

  事实上,面对不断提升的成本,晓风也一直在努力尝试新的经营模式。2012年,有超市邀请晓风进驻,设立图书专柜,费用比门店低廉许多。然而此番尝试仅持续了一年,最终因客流不足等因素而流产。

  场地和店租,扼住了民营书店发展的咽喉,而这正是此次出台的扶持办法所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比例达25%,最高额达30万元的成本补贴,可以说是扶持办法对民营书店给予的最直接和实在的帮助。单单店租一项,这一补贴就能相当程度地冲抵掉近年来商业地价的上涨幅度,让民营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成为可能。成本补贴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但民营书店的发展还需要输血式的注资——银行贷款是一条重要渠道。民营书店的资金困难长期存在,书店业自身资金周转周期较长的特点,注定这不是一个足够吸引资本的行业。而此次的贷款贴息政策,为民营书店提供了盘活更多资金的机会,这或许将不仅仅是一次短时间的喘息,而是一个让更多业者可以重新从容地规划前景的契机。

  亮点

  3

  特色或老牌书店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

  特色奖励。主要适用于对长期坚守发行业阵地,为读者提供持续服务的书店,或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书店进行奖励,一次最高奖励金额每家书店不超过20万元。

  ——《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第七条第四款

  据悉,此项政策就是针对读者、市民认可的特色书店、专业书店,或者一直在坚持从事发行业务,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书店进行补助。

  这一政策制定是和民营书店的发展方向相契合的。能够在读者中形成口碑,并在市场困境中坚守至今的民营书店,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专”“精”“特” “新”。众所周知,晓风在文史、学术书籍上自成传统;为数不多几家旧书店,仍在各自的领域里为城市文脉的传续发挥作用;厦大旁的海疆学术书店,一直都是厦大教授寻觅珍贵学术资料的去处;海沧“纸的时代”书店也以别具一格的经营模式,吸引了周边众多读者;包括建筑、医学这些极其专精的领域,都有书店在专门经营相关书籍。这些,都是民营书店吸引力的所在和不可或缺的理由。

  亮点

  4

  公房或公园闲置房产可引入民营实体书店

  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市政园林局等部门从直管公房或公园闲置的房产中,选择适合书店经营的场所,优先配置给经审定的书店。具体出租方式及租金标准、优惠措施等按照公房管理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除了资金上的输血,扶持办法还为民营书店提供了实质性的场地方案——将合适的公房等资源优先配置给民营书店。那些为避开高额店租而考虑将书店迁往更偏僻地段的业者,可以期待这一方案的实施。记者了解到,店租高昂的鼓浪屿,正在酝酿为实体书店腾出发展空间,相关落实工作正在进行。

  对于市里可能提供公房和闲置房产给民营书店,晓风书屋业务主管马怀伟由衷叫好。尽管晓风眼下正经历着又一次伤别——他们在SM城市广场的门店也要关闭了,不过马怀伟并未陷入悲观。“我们正找更合适场地,如果市里的政策能帮助落实这个问题,那么,其他都不是问题。”

  特写

  等待唤醒的

  营业执照

  2012年上半年,晓风书屋开在鼓浪屿龙头路的门店关闭。面对人们的声声唏嘘,远在北京的晓风创始人许志强在电话那头激动地喊:“网上说的都不对,鼓浪屿上的晓风根本就没有倒闭。”这个亲手养育了“晓风”的男人,一遍遍地强调——店是因为合约到期,没法承受上涨的房租,只好关门另寻他处。可是,那时的鼓浪屿,却也没有价格恰好的店面可以“容”下这家民营书店。鼓浪屿晓风随后成为很多人回忆的标签。

  这次,因为市里出台的民营书店扶持政策,许志强又谈起那场离开。他说:“当年鼓浪屿店虽然关门了,但是营业执照并没有被注销。”这意味着什么?用晓风书屋业务主管马怀伟的话说,那就是只要给晓风一间房子,他们挂个牌书店就又起来了。而书呢?晓风从来都不缺。

  这张没被注销的营业执照背后,承载着晓风人的情怀,上面趴伏着的每一粒灰尘都是等待。这正如民营实体书店的现状:尽管举步维艰,但它们一直都在。而这个市场也并非悲观主义者唱衰的那样看不见明天。采访中,有店主告诉记者,尽管十多年来遭受网络的冲击、店租的压力,以及阅读习惯的变迁,但近年来书店的经营并非一路下滑,其间销售额还有过回升。每一个微小的希望,都可能带给民营书店坚守下去的信心,而此番来自政府的力挺,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马怀伟说,晓风最看重扶持政策中提到的公房。他还说,如果政策落到实处,晓风肯定会继续在厦门繁衍起来,也许就在今年,厦门就能多出两家晓风书屋。